5月9日至11日,我校举办“AIGC创作通识工作坊”师资数智素养提升研修班。邀请江苏云知声科技有限公司大模型应用解决方案架构师陈毅与投资开发部海外高级顾问、香港理工大学太古设计学院客席讲师苏彤分别就“迈向AI+教学办公新时代”和“AI+数智化转型研讨工坊”两个课程进行培训。研修班由人事处、教师发展中心,科研处和江苏云知声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举办,共有57名教师参加培训。
人事处处长、教师发展中心负责人表示,在教育数字化转型加速推进的当下,开展教师人工智能培训,不仅是对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的积极响应,更是学校人工智能时代专业转型和课程变革的迫切需要。结合学校传统艺术和现代艺术双高地战略,老师们要主动提升自身AI人工智能领域知识素养,提高AI技术运用能力,适应教育改革和人工智能赋能艺术教育的需求。
陈毅老师悉心讲解了AI办公工具的工作原理,阐述了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等技术在办公场景中的应用逻辑,并实际操作演练了多个AI工具的核心功能演示。苏彤老师从自身从业经验出发提出了艺术数智化转型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挑战,包括AI艺术作品版权归属、AI艺术创作作品同质化等问题,并详细讲授了常用的AI艺术技术工具。
参训老师们纷纷表示,本次AIGC创作通识工作坊培训内容丰富实用,有效激发教师对学习AI的积极性,对提升个人数字素养和教育教学创新非常有帮助。
1对1教学
部分参训教师学习感悟:
陈雪晴(高职学院):这次组织的活动太好了,特别有实用价值,陈毅老师深入浅出手把手教我们干货给大家很多启发,我们可以将这些干货应用在课堂以及自己的研究中,Frankie(苏彤老师)给我们展示了AI的各种可能性,这几天我们收获很大!
殷蓉(高职学院):本次培训班非常好,之前上过的AI培训,加这次的,对新技术、新信息,有一个更深的领悟和感受。
王倩(舞蹈学院):感谢人事处为期三天的AIGC技术的培训活动,让我对人工智能的各种应用技术手段,有了深入的了解和运用。我虽然在去年有过几次关于AI和AIGC舞蹈创作实践,只是处于舞蹈专业领域中的动作转化的探究,此次活动使我对数智涉及各个领域广度有了广泛认识,深刻的意识到数字化时代的发展和冲击,今后将积极提高AI能力适应时代的变化。
刘文荣(现代音乐与科技学院):感谢人事处组织的为期三天的AIGC技术培训活动,对人工智能的强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接下来慢慢消化,把知识转变为在教学和工作方式上更大的效率,希望今后还能有类似培训!
陈石(文化产业学院):参加这次AIGC培训,就像推开了一扇通向未来的窗!感谢陈老师、Frankie老师、薛总及云知学院,从理论解析到实操案例,将系统前沿巧妙融入了各个跨学科工作场景,让我们真切感受到科技赋能带来的高效与便捷。特别感谢人事处精心策划这场培训,每一个细节都彰显用心,让我们能在快节奏的工作中及时“充电”。期待未来能把所学转化为工作创新,也希望以后还有更多这样的学习机会!(文案活学活用,by豆包)
陈美宏(音乐学院):感谢老师的分享,脑袋里好像一直在炸爆米花。感谢学校为我们提供数智素养提升机会,融入教学与科研。很高兴线下认识各学院各专业老师,期待未来建立更多合作!
张茈文(人文与博物馆学院):感谢人事处组织的AIGC技术培训活动,感谢陈老师、苏老师的精彩授课,让我对人工智能有更多了解。通过三天的课程学习,获得了很多AI相关的最新理念与实用技法,让我的学习与工作与时俱进变得更智能化。
侯力(人文与博物馆学院):非常感谢人事处领导、老师们的精心策划组织!感谢云知声老师们的倾情指导与分享!AIGC的技术炫目、应接不暇,然而它也许是我们这个时代、我们职业中最避无可避的机遇和挑战,也是大家前行路上亟需加持的能力模块。经过这次学习,个人感到灵魂层面的震撼,也已迅速将学到的东西转化为个人教学科研的生产力——仅用2分钟制作了一部PPT并在学术交流中得到了好评,这真的解决了我很多烦恼。这次充电,一定能够更好前行!期待未来!